本研究观测世界一流学科生成过程中组织演化的历程,探究隐藏在组织变革中的路径依赖及其突破机制,为世界一流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组织建构路径。
一、 研 究 设 计
本研究提炼出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两个关键要素作为学科组织变革的分析框架。
(一)组织变革中的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
1. 路径依赖
任何一种既存制度都是有局限性或者短板的,制度变迁取决于主导不同制度逻辑的行动者之间的冲突程度,以及外部环境所带来的新的机会和可能性。
2. 制度创新
组织发展演变进程尽管会受到初始制度选择的影响产生路径依赖现象,但是由于各种力量和要素的相互影响——特别是某些政治行为、个体、集体行动者之间的冲突及选择,在时机成熟时,关键性事件将对组织发展起转折作用。
组织变革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路径依赖、制度创新或者突破的过程。
(二)案例选择
本研究选择牛津大学化学学科作为单个案例进行深入纵向分析。
二、牛津大学化学学科组织演化轨迹:从学术导向的学者自主探索到实用导向的多元中心控制模式
(一) “学院制”路径锁定与第一次路径突破(1683—1850年):化学学科萌芽阶段的点状结构与学者自发的探索发展模式
(二)路径依赖的困境与第二次路径突破(1850—1944年):化学学科形成阶段的线状结构与负责人控制下的专业管理模式
1. 大学有机化学与无机物理化学实验室的建立和发展
2. 学院自发形成的物理化学研究
(三)“多方博弈”与第三次路径突破(1944—1980年):化学学科发展阶段的网面结构与以“系”为中心的矩阵式管理模式
1. 内部组织机构分化基础上的整合与扩建
2. 化学学科研究取向多样化
(四)路径巩固与第四次路径突破(20世纪80年代以后):化学学科繁荣阶段的立体多维结构与多中心耦合下的网络化管理模式
总体而言,这种组织制度创新的最大优点是既兼顾不同权力主体的权责关系,巩固原有路径,又在已有组织结构基础上强化化学学科,实现组织运行的快速、高效、灵活和专业化。
三、牛津大学化学学科组织制度再造: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
(一)外部环境
在牛津大学学院制向网络化管理的制度变迁过程中,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全球知识经济竞争是引发牛津大学学院制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二)行动者
在牛津大学化学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对其影响最显著的行动主体就是大学、学院、系所负责人。
(三)行动者策略
第一,从古典人文知识生产到化学学科知识创新为学科组织变革的逻辑起点,学院院士以无形学会为突破口,将具有共同化学知识偏好的学者聚集在一起,打破了牛津大学古典人文学科垄断地位的认知锁定。
第二,大学层面通过任命教授和讲师帮助实验室创新一种与学院同等关系的系部组织,通过分权制和两级组织机构突破学院结构锁定。
第三,根据新制度的优势与缺陷,借助旧规则或资源对新制度进行调整修正,求得可持续发展。
(四)新的制度:过去与未来间的延续和创造
学科组织的调整与转变需要突破组织发展遵循的既有路径实现制度创新。从牛津大学化学学科组织变革的历程看,化学学科组织制度的形成既依赖于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又取决于牛津大学的创新性变革和灵活性适应。
四、启示
第一, 从组织动态发展的角度看,一流学科组织通常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产生,在任何发展阶段,每种学科组织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之处,也都会碰到众多问题。对于任何类型的学科组织模式而言,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的组织变革,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二,一流学科组织模式演进中的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两者之间是互生演化的关系。一流学科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应该有意识地鼓励并倡导一种“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学科文化。
第三,学科组织变迁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政府、大学与学者的权力博弈。世界一流学科的生成要真正落实政府干预、大学办学、学者自治“三位一体”的立体驱动机制。